33岁小镇女青年,被卡在老家和大城市之间

33岁小镇女青年,被卡在老家和大城市之间

晚饭后收拾完碗筷,我看了一眼微信,一条来自老妈的消息跃入眼帘:考虑的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辞职回家?我躺在沙发上,叹了口气,迟迟不知道该如何回复。

这个话题是今年端午节回老家的时候爸妈再次和我提起的,当时讨论一度陷入了僵局,老妈答应给我点时间好好考虑下,尽快给她答复。

作为1990年生人,我今年满33岁,但按照我们老家的算法,就是“虚岁34,明年35”,如果再四舍五入一下,就直接奔40了。在长辈看来,这个年龄的女性应该早就是孩子妈了,而我还是一个在大城市租着房子每天忙着上下班的单身女青年。刚毕业的几年里,他们没有说什么,但年龄超过30岁之后,每次回家他们都会暗示我是不是应该尽早离开大城市,回老家稳定下来,每次讨论都是无果而终。

我从大学时代起,就离开老家来到这座城市开始生活,迄今为止学习工作生活在这里长达十多年。一直留在这里,当然是因为大城市生活便利,物资丰富,有更多的可能性。作为一个小镇女青年,我人生中的很多个第一次也都诞生在这座城市,比如第一次听明星的演唱会,第一次结交外国朋友,第一次参加喜欢的作家的签售会,对于从小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来说,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小事,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新鲜的激动人心的体验,眼花缭乱的像进入大观园的刘姥姥。

大学的四年期间,我马不停蹄地拓宽和丰富着自己的感受和经历,毕业的时候,我压根没有考虑过回老家这个选项,直接通过一家企业的面试,顺理成章地留在了这座城市。

离开校园,失去了象牙塔的庇护,大城市耀眼光环背后的阴影一点点向我揭下了面纱,现实的压力一点点袭来。

最先感受到的是房租的压力,刚毕业的时候工资低,为了减轻租金压力,我和另外三个女孩一起合租,做点什么事都要先排队。每天早上起来着急上厕所的时候,都会绝望地发现卫生间大门紧闭,习惯性便秘的室友在里面一边刷视频一边蹲坑。洗漱结束想赶紧化个妆,整套房子里却只有一面正式的化妆镜,为了赶时间,我网购了那种可以粘贴在衣柜门内侧的简易化妆镜,有一次没粘牢掉在地上摔出一道裂纹,这面有瑕疵的镜子到今天为止仍然陪伴着我。

工作两三年后,我的收入稍有提高,就迫不及待地改善了住宅条件,从四人合租升级到了两人合租,生活空间不那么逼仄了。但毕竟还是在和别人同住,一些小小的不便时不时蹦出来烦扰我。那段时间我追看《欢乐颂》,看到里面三十岁的大姐樊胜美还要和两个刚毕业的小妹妹合租,不禁为她感到辛酸和尴尬,我暗暗发誓:最晚到30岁为止,我一定要过上独居的生活。

但说来也奇怪,那之后的几年里,房租的涨幅总是和我工资的涨幅持平,到头来涨的那点钱全都跑到了房东手里,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真正提高,用我妈的话说,就是过路财神。前几年我公司所在的行业受到疫情影响,工资的增长也变得微乎其微,独租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我只好自我安慰:没关系,大城市就是这样,生活成本高,很多同龄人也都负担不起自己租房,我不是一个人

变故发生在去年秋天,当时我报考了9月份的职称考试,距离考试没有几天,我正在埋头备考,突然收到了房东的通知,她着急卖房,想让我和室友尽快搬出去。房东把押金退给了我们,还赔偿给我们一笔钱,再三道歉。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我收拾好了行李准备搬家,心想只要和室友一起再找个合适的房源入住就好,两个人合租应该也不难找。我找她商量下一步租哪里的房子,室友吞吞吐吐地告诉我她准备借这个机会直接搬到男友的租处,不能再继续和我合租了。

这个变动无异于雪上加霜,短时间找到合适的室友哪有那么容易,我只能放下备考的事情,到处张贴寻找合租室友的消息。最后,我找到了单位附近一家公司的女孩,对方是99年生人,和我差了快十岁,每天一口一个姐地叫着我。我和闺蜜聊天提到这件事,她打趣我:现在还好,要是再过几年你还在租房,跟你合租的人只会越来越年轻,哪天就要喊你阿姨了。我突然意识到以前那个认为绝对不会比樊胜美混得更惨的自己是多么傲慢和无知

这么一连串的意外事件下来,我根本没时间安心看书,当年的职称考试毫无悬念地没有通过。以前经常听到别人说合租没有安全感,我只觉得对方想法太保守,这次亲历才有了切身的体会。痛定思痛,我决定未来几年里尽快提高收入,自己买房或者单独租房。

我认真分析了一下,目前所在的单位职业上升空间已经不多,想要大幅提高收入,只有跳槽。我更新了简历,开始在招聘网站上投递。原本认为还不算太老的我,频频见识到了一些用人单位的奇葩要求:32岁以下,30岁以下,28岁以下…仿佛一旦跨过了这些关卡,人就不会工作了

折腾了一段时间,大多数都是已投不回的状态,偶尔也有猎头来联系我,加了微信后询问了一通个人信息后请我静候佳音,就再无音讯了。偶尔有几个过关斩将进入最终面试环节的,HR都会对我大龄却尚未婚育的这一点表示不安。

换工作的事情没有进展,家里催我回去的电话越来越频繁,从开始的争执到后来的敷衍,我逐渐麻木。

我留心观察了周围和我出身类似但成功留在大城市的女孩,无非是两种情况。第一种,自身实力过硬,可以买房定居在城市里。第二种,自身工作一般,但在大城市里找到了男友,两人一起奋斗分担压力。两种情况符合其一,家里人一般就不会再提回老家的事情了。而我一样都不占,自然无力反驳家人的建议。

晚上失眠的时候,我会设想如果自己真的回到老家,会过上怎样的生活。好处是住在家里,衣食住行都不必操心,小地方物价低,消费方面也没有压力。坏处是,我的专业在家附近肯定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小镇是人情社会,靠公开竞争应聘的岗位很少,极大可能要托亲戚朋友找个行政文书类的工作,和我以往的专业经验完全无关。而家乡就那么点大,白天在单位有啥风吹草动,晚上到家父母已经通过亲友邻居的口口相传提前知道了。个人生活方面,33岁女性在小地方属于珍稀物种,适龄的未婚男性基本为零,大概率要找离异男性。无论怎么想,前方似乎都看不到出路。

就在我犹豫纠结的时候,单位一个叫小琴的同事提了离职,她和我来自同一个省,我们两家所在的县城离得很近,过年过节的时候经常结伴坐车回家。听说她要离职,我感到很突然,约了她下班后一起吃火锅为她送别。

饭桌上,小琴告诉我,她也是迫于年龄压力在家人的催促下决定离开的,她比我小四岁,明年就三十了。我问她回家打算做什么工作,找好了没有,她说打算先休息一段时间,再慢慢找,反正住在家里也没有房租压力。说完后,大家相对沉默无言,心中明白工作搞定后无非就是相亲,结婚,生子这些人生大事依次登场。火锅里面的残羹被咕嘟咕嘟地熬着,刚上桌时新鲜水嫩的蔬菜早已委顿变黄。我想起了王小波的那句名言: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送别小琴后,我继续着工作和生活,私下偶尔会和她聊聊天,听到的都是一些不那么“完美”的生活。比如她终于找到工作了,离家很近,但每周只休息一天,她打算先入职,再慢慢找机会换双休的工作,毕竟在我们老家双休的工作并不太多。比如一部她很喜欢的文艺小众电影上映了,却发现这部片子只有在北上广深几个大城市有少量的排片,老家附近影院根本没有上映。再比如她很怀念便利店的某款饭团,现在吃不到了等等。小琴仿佛是平行时空中那个告别大城市回家的我,预先排演着我可能的未来。她今天面对的缺憾,未来我也要面对,或许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

但在最后做出决定前,我还是那个被卡在家和大城市之间的小镇青年:既回不到过去,也到不了未来。


三联生活周刊,文/牛油果沙拉

上水西郡与您携手共建和谐美好家园!